2018-12-21
OFO的押金问题是最近几天的一个热点事件,有些朋友提出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,我想换个角度来思考,就是设计一个“云押金”服务,核心逻辑是:“信用不够,押金来凑”。
金融是基于信任的生意,当红的创新都是通过技术和数据,让陌生人尽可能块且成本低的方式形成共识,达成合作。我们还有一种古老的形成共识的方式,就是“押金”。
大数据征信有诸多好处,但是我想提一些缺点:
押金完美规避这些问题:
押金是对风险的估价,多个合作就要多个押金,缺点是资金占用成本高,且收到押金的一方有挪用可能性,监管难度大。
“云押金”将一笔资金放在金融机构的账号中,锁定金额。在需要信用或者押金时,授权服务提供方可以在违约情况下划扣押金。多个服务提供方可以获得对同一个押金账号的授权,在押金不足以覆盖风险时,云押金金融机构要求补充押金,同时拒绝新服务方接入,通知其他已授权服务方。到这里,还是只是一个常见的“保证金”模式,并没有降低资金占用,下面要开始组合式创新了:
进一步推演,以降低个人押金金额为目标:
实际上,银行是比较适合提供这样的服务的,所以商业模式非常清晰,可以收取服务费以及投资收益。
让信用+云押金的混合模式,结合区块链技术被市场广泛接受后,带来一个直接后果,就是在海量的交易中,信用和个人数据会被更准确定价,为信用在个人之间的交易形成基础,在这个远景下,人人有信用,信用可定价可交易,信用押金自由配比互换,陌生人交易费用更低,交易又会刺激市场更重视信用,正向循环。